混沌的年代,社會總需要、也會尋求心靈宣洩的出口,《海角七號》提供了這樣的機會。拍片永遠窘困的導演,快過氣的男歌手,想找新出路的日籍女演員,一個在台灣地圖上但鮮少人知的地方,經由對於圓夢的渴望,為了證明並挑戰自己其實沒有比人差的企圖下,而交織和譜出了這部電影的敘事。
只是好事者如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也湊上一腳,煞有其事找來導演開會,欲予以學術化,並提出:「《海角七號》巧妙將美國好萊塢商業片、日本偶像劇、搖滾樂等當代文化元素,與台灣殖民歷史和本土意識等深刻議題結合在一起。…(此外)例如,導演以行為舉止文雅的日本歌手與公關,與台灣人大剌剌、直率的形象作對照。片尾有日本歌手與台灣歌手合唱的場景,宛如日本歌手提攜台灣歌手,都觸及到後殖民的議題。」
學術討論或批判是好事,但要顧及到「批評倫理」。就如導演當初的目的應該只是想拍一部電影,只是想提供民眾一種非好萊塢式的影視娛樂,並沒有夾雜那麼多的「殖民」和「後殖民」論述在裏頭。
如果拍部國片的電影,沾了點日治的敘事,就指稱它隱含「殖民」和「後殖民」的意識形態進行論辯,實在有指鹿為馬,甚至風馬牛不及的窘態。提個直接的問題,是否日後諸如拍此類題材的電影,只要以「殖民」和「後殖民」的論點來檢視都可成理?就像情色題材一定是觸及「挑戰父權」、「性欲解放」的課題?
空間形式文化研究曾指稱象徵資本主義的摩天大樓,是源於「陽具崇拜」的心理。若如此,相信這些研究者一定很苦惱,因為出門就看到滿街的陽具!
再如提及日治或日據,乃至日殖民,涉及到是意識形態的糾葛,意識形態方面的討論若不夠細緻,就會變得很粗暴,就如時下的「愛台論」一般,一點都不健康,甚至流為犬儒主義。就如看待日治時期的現代化,指稱其為「後殖民現代性」,說其是一種沒有主體性的表現。但這樣的討論除了被視為工業革命肇始的英國和西歐外,那個國家的現代社會形成是具有主體性?這不是掉入溯源的迷思?學術討論不是淪為套套邏輯?
歷史的討論,是必須誠實的面對這樣的過去,因為它是已發生過的事實,可以有不同觀點的解釋,但不能全盤否定她。否定,便失去批評的倫理,便失去探求歷史之真實的目的與意義。
可以說《海角七號》只是部勵志電影,只是部非瓊瑤式的愛情電影,只是一部提供當下台灣社會尋求心靈藥帖的電影,只是部淡化歷史情感的電影。依著電影的敘事,就說它觸及「殖民歷史」和「後殖民論述」,我想是這部電影無法承受之重。
寫在《海角七號》破兩億台幣票房之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