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9月23日 星期二

「宜蘭厝」之後的農村應該是..

1993年開始了第一期「宜蘭厝」的計畫與活動;2000年,「宜蘭厝」進入了第二期,並宣稱是一場開啟台灣的「寧靜地景革命」。
2008年的今天,這場所謂的寧靜地景革命,除了吹起農村地貌上出現櫛比鱗次的都市人「別墅」風潮外,農人賴以為生的土地,不是休耕、廢耕,要不就是種植著永遠趕不上天災人禍變化的經濟作物。這種對於孕育、造就本地文化的農村土地,或稱水稻土地的影響,寧靜地景革命又產生了什麼影響?

專業的想法相信是始料未及,除了蓋起一幢幢與農地文化無關的別墅外,諸如農村景觀變遷中所面臨的包括「外在環境因素上」的:社會文化的衝擊、經濟的衝擊與資本市場的衝擊,以及「內在環境因素上」:農地污染化、農地過度流失與開發和水環境資源的扼殺等,這些現象完全沒有因為革命而產生任何變革,即使只是些微的改變!

休耕、廢耕便罷,當維繫農村命脈的土地、水資源,遭到非本意的它用,甚至是污染,這不是富麗農村所希望看到的願景。

不高調談農地絕對的耕作,畢竟農村景觀的變遷,已經從自然景觀轉變到產業景觀。現階段或許該以「文化景觀」角度來著眼農村的未來。
農業文化景觀所談論的不僅是當下的景觀以及風貌的課題,也是一個長時間包括族群、政治、經濟、產業或是文化型態不斷的融合與拆解的過程。這些變化反映在地景上,也就是此地的人對於「這裡」共同的生活、產業與文化經驗;也因此,農業文化景觀的形塑將能夠反映出農業生活、農業文化體系與農業環境的特徵。

農業文化景觀的內涵與特徵可概分有形、無形與暫時景觀三個部分,一是有形的景觀,包含自然、農業(田野)景觀與人造物景觀。自然景觀以森林為主,農業(田野)景觀可分成農田、果園、牧地等,人造物則可依空間的規模分為城鎮、莊園、聚落等形式。
其次是,無形的農業文化景觀,像是農村中流傳的神話、傳說、歌謠、歷史、信仰、語言等。
三是,暫時性的農業文化景觀,則屬於不定時、非固定地點的流動性景觀,同時也是重現的文化景觀,其包含了慶典、祭禮、展演、市集等日常生活可得見的農民行為。
三者並進的構成便成為景觀敘事體的模式,也就是「景觀敘事」──說故事的景觀。

鄰近的國家,觀察像是同樣以農立國的日本,便刻正在進行類似這樣的「文化革命」。為了保存延續農地的生存與文化的命脈,農地的水稻普遍耕作,不在於產量的著眼,而是回復其原本做為農村的景觀。因為有了農地,就能夠維繫農夫的工作權,便能夠繼續運行著農業文化的開展。換言之,保留維持了農村該有的主體與土地倫理,將能夠產生生態上的平衡。

試問,綠油油或結實累累的稻田、提供灌溉的潺潺流水,以及傳統的農舍,不就是一幅最令人感動的農村景觀。它不是粗暴的規劃,或一場所謂的革命掀起能做到的。

當種水稻可減少溫室氣體外,還可降低對河流域水生物潛在威脅的氮污染,並可抵消二氧化碳的排放時,還有什麼比種水稻方式更好的永續方案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