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4月22日 星期二

從屏東走到台東──「浸水營古道」之旅

去年的下半年吧,開始有了登山的計劃。
先是花錢參加登山講習課,但過程及內容總就是覺得「不合」。
技巧、裝備的強調當然很重要,只是我不想只為攻山頭,不想拿百岳勳章,不想拿登山教練執照,不想一趟下來只發現「喔,我已爬過了某座山!」
更重要的是,有些事剛好複雜就好,不要麻煩過頭反而掃了興。
另外,我的看法是,不要三天以上的行程。畢竟在山上待越久,對自然生態的衝擊就越大。
山是可以爬,但公約的「態度」與「價值」要有。
(p.s.這年頭凡事還要提到「公約」之類,意味這個社會的道德是薄弱的、病態的)

因緣際會,在荒野聽了一場「玉山鬼督郵」有關「台灣古道」的經驗分享,就因為他的一段演講中帶到古道中的野薑花,而放了一首劉藍溪唱的〈野薑花〉。這是其次,而是他的古道之旅,不只談「自然生態」,也著重「人文」、「歷史」及「文化」,讓我覺得就是很「合」,給了我強烈的登山動機和興趣。
不這樣盤算不行,因為是「我」要爬山。

「浸水營古道」,台灣的第一條有政府以來所設的官道。由於是南部連結早期後山的交通連繫要道,日治時期更於沿路的清之原營盤地設置「駐在所」、「神社」和「木炭窯」等統治管理的設施,當然目前皆僅剩「遺址」。而原近三米寬的官道,今也僅為登山健行的小徑。
「浸水營古道」,故名思義是條浸在水裏的古道。浸在水裏是誇張了的說詞,但因地理環境因素而造就其高濕度,於登山口處見識到「霧雨」,即可見一般。而也因如此,台灣約六百多種的蕨類物種,此處佔了近三分之二。很難想像這一中低海拔的古道,生態物種是如此豐富。就像沿途還巧遇「藍腹鷴」,真可說是充滿意外的驚喜之旅。

按「玉山鬼督郵」的觀點,不同的古道因其海拔差異而有較佳的尋禮時節。四月天來「浸水營古道」,可看到一些台灣特有植物。果不其然,「水晶蘭」、「巨葉花遠志」、「玉山鬼督郵」、「華八仙」、「月桃」、「西施花」、「堇菜」、「野牡丹」、「桫欏」、「卷柏」…等。像「巨葉花遠志」,是幾乎盤古開天就有的植物,不仔細觀察,簡直與一般的花草無異。自然生態的豐富性一直都在,差別在於可曾停駐腳步細心察覺她。

我在旁猛聽、猛拍,心裏還嘀咕忘了帶筆記本、圖鑑,同時暗幹以前生物課的老師到底在上什麼。

不過隨即回神,記那麼多名字應該不是野外探訪自然生態的重點,而是看它們的美。像拍暗處的水晶蘭時,由於使用閃光燈測光過程中花體會產生螢光變化,對照於陽光照射下的晶瑩剔透,是迴異不同的觀賞感。如果是來比對花草認名字,那麼在家背圖鑑就好。體會她的體態,理解其與環境的關係,才是實地自然觀察的重點,才能夠豐富登山之旅的內容。

坦言講,看似大同小異的花草,竟存在物種的豐富性與奧妙,這不是行軍般的登山,或是騎單車呼嘯馳騁過的方式可察覺到的。但得強調的是,領隊是關鍵。

像「玉山鬼督郵」便說,在林道騎單車勉強還可以接受,在古道實在難以接受。要操體能、搞泥濘,一定得來古道嗎?非得一定要人到車到嗎?瞧一行騎單車的傢伙時說著。心想也對,如將騎車當成拼體能、拿徽章,那麼不如在健身房騎,加個虛擬實境,還可切換狀態。

中肯一點說,選擇在古道騎車已經違背當下騎單車的宗旨與價值,如果有一種單車人文價值的話有些事可以有個人多樣價值的彰顯,但有些事的價值就只有一個。其實都清楚著,對多數層次低,或沒有層次的人,談價值就像是對牛談琴。一如檢查哨標明單車勿入,但早點來還沒有警察值勤,就給它騎進去。甚至在登山口還設了路障,只是它是防君子,沒法防小人。君不見一台台價值不蜚的單車,騎它的人相信在一般的見解上文化水平不低,但反應出來的行為舉止卻只能稱為喜好山林的偽君子,不見得比無知、無恥之徒高明到那裡去。在表現自我的同時,實則只是一個私欲者。

「玉山鬼督郵」的反應倒是令我寡目相看,本以為他的個性會當面幹這些傢伙,但他僅在原定休息處與他們相遇時說:「這裡已經有人佔了,我們再找下一個落腳處。」是啊,跟這樣的人吃飯會不好消化的!
好一個道不謀不相為和,有些事冷眼觀看就好了,否則會被煩死,不值得。

在文化遺產的時下分類中,台灣的古道似乎僅有「八通關古道」被列為古蹟(玉山國家公園內),且為一級古蹟。其次為淡蘭古道之「草嶺段」因有「虎」字碑及「雄鎮蠻煙」摩碣等歷史遺物,而被劃為古蹟保存區和三級古蹟的指定。其它的古道僅被視為「國家步道」,或因位處自然生態地區而稱為「自然步道」。

個人並非認為所有的古道都應被列為古蹟,但將它們視為重要的歷史文化遺產應無可厚非。在我的觀點中,這些原為早期原住民遷徙的路徑,後清政府為平番設立了官道與營盤,再到之後日人為化番而於原營盤改設駐在所,不論是為經濟流通或政治目的,皆刻劃出台灣這四百年來土地開發的歷史縮影。它們或許不如具體且精美的古蹟,但其文化資產的人文歷史深度是不容小覦的。只是在現行文化觀光親經濟的思考下,這些不易維護且人煙難至的古道,難以受到重視,甚至是個三不管的模糊地區。而也因為如此,看似因觀光化低而破壞少,實則因忽視而任人蹧踏。在古道任意騎單車,便是一嚴重之例(類似遭摧殘者,還有「能高古道」,還有人以「聖路」之名稱呼它,我看遲早成為「剩路」)。

我不諱言直說,台灣的文化資產界應沒幾個研究者親身走過古道,充其量只在地圖檔案看過,或頂多踏勘時走一小段。在聲稱與國際文化遺產保存接軌時,台灣文化資產的特殊性與差異性,是否該另予價值層次上的界定,是個值得重視與深入省思的課題。

ps. 鈺婷小姐為了這篇「不予回應」的文章,還花時間提筆來信「交換意見」!在此建議鈺婷小姐,慎選投書單位才是上策。我的文章只是個人觀感,讀者愛不愛看不是我關心的事!

2008年4月17日 星期四

經濟發展下的環境苦果

「台灣環境諸問題的如此惡化,是(台灣)經濟發展模型下必須付出的隱藏代價,是一個社會與歷史的苦果!」
記得這是約18年前碩士論文中結論裏的一段文字,受益於一位口試委員的觀點。
這樣一段文字,用於對照當下台灣的環境,仍十分貼切。
20年,我已從接收批判理論的血氣方剛的青年,邁入到家庭運作的中年;從憤世嫉俗,看什麼事都不爽的無慮學生,進入到終日忙於為五斗米折腰的上班族。然而,台灣環境依然如此。

這也不打緊,看著一個個政客的來來去去,台灣的命運就這麼被他們玩完了。可惜,台灣社會原本有機會在這幾年思索自己的主體性的同時,仍擺脫不了拼經濟的迷思。
拼經濟,是件好事,甚至是件該鼓勵的事,民以食為天嘛;基本生活過不下去,還談什麼!
但今天談拼經濟若還擺脫不了「親成長」的思維或方式,那麼意味著台灣社會這20年下來還是沒有進步,悲哀的台灣環境。
“man of the year”一片中有句妙語:「政客應該就像尿布一樣,用過即丟。」問題是,穿到得疹子,甚至得爛瘡,豈不來不及了。
有人論道「市民社會」、「公民社會」,但在拼經濟的大蠹遮掩、蒙蔽下,實難以令人樂觀。在二次政黨輪替後,依然悲觀,讓人看不到願景。

我今之處境,已習慣過一天算一天!不太為五斗米折腰的人或許仍可繼續不滿、不爽,繼續只為自己活著,我佩服也讚許他們,但我和多數人一樣有下一代要撫養,有十字架要背,有很多現實要面對,沒法說擺脫就擺脫。

價值不同吧!
沒有壓力的人的價值可以維持在青年批判的時期,一因是他們有條件,二因是不敢面對現實;而有價值轉變的人,一因是成長且心智成熟了,二因是疲憊了。年輕時,以為社會可以也應該被改造;年長後,當發現什麼也沒有、也難以改變時,再強烈的信念也煙消雲散了。我經歷了約15年,不曉得旁人可以撐幾年。
準確的說法是,雖已意興闌珊,但行動取向更實質了。
愛地球不是只有一種方式,只要是愛就好。且愛應該少說,而是要多做。

沒有人希望嘗社會或環境的苦果,但不幸碰到了,生活還是得過,生活還是得運作下去,不是嗎?人有時阿Q點、眉角少一點(但不要駝鳥),可能日子比較好過吧!

苦果,大家都嘗得到的苦果!

2008年4月8日 星期二

春遊鹿港

孩子的課本提到鹿港,但相信只是隔靴搔癢,無法讓他真正領略地方文化的特色。要了解地方,當然要深入地方,才能夠對地方有更實質、深刻的認識。上回到鹿港,已忘了何時,只記得是陰雨之日。也因為要引導小朋友,行前還稍做一些功課。

假日的鹿港,人潮是可預期的,但感覺來得比往常得多,或許是為「陸客」擴大登台觀光有關吧!只是當喊「準備好了」之時,似乎還有很大的準備空間待改善。

穿過庭院深深的、層級有序的丁家古厝,明暗交錯間來到塞滿車的中山路-舊稱的「不見天街」。不待久留,隨即鑽進「金盛巷」-「九曲巷」。
「九曲巷」、「十宜樓」,對照著課文的內容行經穿梭而過。
實地的探討,相信較能勾起小朋友學習的興趣。這趟行程,還算計著鹿港的小吃如何對比台南的小吃。「麵線糊」、「魷魚肉羹」,外帶一盒「麻糬」,好吃之外,價格低廉到難以致信。不是在喊「輸入性通膨」嗎?望著滿街的遊客、食客,我狐疑著。還是較喜台南的口味,倒不是緣於故鄉,而是鹿港味總脫不了個「黏稠」,食材的鮮味被易主了。

行至「瑤林街」、「埔頭街」,所謂的鹿港的古市街。不論其修復後的古味已盡失,有人憑弔總比任其隨意拓寬的好。只是,幾年的觀光運作,離文化觀光的層次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。文化經濟景象是門庭若市,文化創意商品卻是門可羅雀。最令人搖頭的是,販售傳統的「古玩意兒」,幾乎全是made in china,雖然MIT已罕見,但期盼來的陸客,結果帶回祖國的是滿袋的大陸貨,豈非情何以堪。這也無怪乎,陸客上了阿里山後,消遣說那有黃山好;遊了日月潭後,虧說那比得起西湖美。倒不是阿里山、日月潭比別人差,它們的獨特性是無庸置疑的,而是內涵沒有被彰顯出來。
試想來自第三世界國家的觀光客,結果在已開發國家看到的是開發中國家水平的景象,同樣是情何以堪。
其實不見得得充斥商品,像有位巧手有創意的「吸管編織達人」,以及一位製作蠟模型的年輕小伙子,現場展示著拿手絕活,創意的表現不就是一種文化創意產業!
重回到昔日的不見天街,再吃完看似名不見經傳但卻頗獲老饕稱許的豆花之後,前去老闆推薦一手工扇的商家。果然名不虛傳,看老闆一付自豪的德性,這通常是有兩把刷子的匠師才有的。他說:「等擴大開放觀光後,傘價將三級跳。」商人的錢嗅味一般是超準的。可能沒有出價損及他,老闆還展現不輕易拿出來的打陀螺絕活,拋擲定著式,實在了得!

來到最後的終點-「龍山寺」,的確是令人驚豔(幾次來訪時皆碰到修復中)。精緻華麗的木構造傳統構築語彙,不俗豔地訴說著其昔日的建築風華。在瞬間,東方的傳統與西方的古典於腦海中交錯般的融合。

回程順道訪嘉義林家砂鍋魚頭,一到店門口,驚呼道:「天啊,這是什麼情形,怎麼排起隊來,又不是等配給!」或許暫時可以這麼說,地方傳統空間,加上特色小吃,是發展地方文化觀光,以及開展地方文化產業的方程式。當然,若能將設計適度的滲入,相信地方的傳統也能夠成為全球的經典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