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4月17日 星期四

經濟發展下的環境苦果

「台灣環境諸問題的如此惡化,是(台灣)經濟發展模型下必須付出的隱藏代價,是一個社會與歷史的苦果!」
記得這是約18年前碩士論文中結論裏的一段文字,受益於一位口試委員的觀點。
這樣一段文字,用於對照當下台灣的環境,仍十分貼切。
20年,我已從接收批判理論的血氣方剛的青年,邁入到家庭運作的中年;從憤世嫉俗,看什麼事都不爽的無慮學生,進入到終日忙於為五斗米折腰的上班族。然而,台灣環境依然如此。

這也不打緊,看著一個個政客的來來去去,台灣的命運就這麼被他們玩完了。可惜,台灣社會原本有機會在這幾年思索自己的主體性的同時,仍擺脫不了拼經濟的迷思。
拼經濟,是件好事,甚至是件該鼓勵的事,民以食為天嘛;基本生活過不下去,還談什麼!
但今天談拼經濟若還擺脫不了「親成長」的思維或方式,那麼意味著台灣社會這20年下來還是沒有進步,悲哀的台灣環境。
“man of the year”一片中有句妙語:「政客應該就像尿布一樣,用過即丟。」問題是,穿到得疹子,甚至得爛瘡,豈不來不及了。
有人論道「市民社會」、「公民社會」,但在拼經濟的大蠹遮掩、蒙蔽下,實難以令人樂觀。在二次政黨輪替後,依然悲觀,讓人看不到願景。

我今之處境,已習慣過一天算一天!不太為五斗米折腰的人或許仍可繼續不滿、不爽,繼續只為自己活著,我佩服也讚許他們,但我和多數人一樣有下一代要撫養,有十字架要背,有很多現實要面對,沒法說擺脫就擺脫。

價值不同吧!
沒有壓力的人的價值可以維持在青年批判的時期,一因是他們有條件,二因是不敢面對現實;而有價值轉變的人,一因是成長且心智成熟了,二因是疲憊了。年輕時,以為社會可以也應該被改造;年長後,當發現什麼也沒有、也難以改變時,再強烈的信念也煙消雲散了。我經歷了約15年,不曉得旁人可以撐幾年。
準確的說法是,雖已意興闌珊,但行動取向更實質了。
愛地球不是只有一種方式,只要是愛就好。且愛應該少說,而是要多做。

沒有人希望嘗社會或環境的苦果,但不幸碰到了,生活還是得過,生活還是得運作下去,不是嗎?人有時阿Q點、眉角少一點(但不要駝鳥),可能日子比較好過吧!

苦果,大家都嘗得到的苦果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