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年10月1日 星期一

鳳山遊-「消費」救地方


本年度再次任教高市府人發局的「文化創意產業學程」,指導的是市府相關單位的員工,算是一些基層的公務人員。層級雖不高,但有些學員的官僚味還是頗重。像是,提議(不是要求喔)是日騎單車遊鳳山,就有人提不會騎、很累會流汗,疑難雜症一堆。公務人員解決問題不是天經地義的嗎?不是要接受難題嗎?怎麼上起課時就變個樣!
如果小官僚的官僚味就這麼重,那麼大官僚可想而知。
這就叫上行下效嗎?

9月29日的校外參觀,來到鳳山市!
學員的狀況不論,我則主要抱著前一週訪屏東佳冬的心情延續。
與高雄市一線之隔的鳳山,在高屏地區發展史上的重要性,僅次於左營地區。如同相類型的城鎮或聚落,這種在清朝時期因戰略、統治目的下開發的城鎮,到今天仍相較保有較豐富的歷史文化的資產與記憶。
換言之,鳳山在今日文化、休閒觀光產業發展趨勢的時期,或是塑造城市新的魅力的同時,因它具有歷史基礎,以及較豐富的文化厚度,而使得它更有機會。
講不客氣點,有這麼好的條件,改造或形塑鳳山有那麼難嗎?
同理,改造佳冬或其它城鎮有那麼難嗎?

似乎很難,只見各個名列二、三級的古蹟,皆躲在實在不起眼的角落;不是它們願意如此,而是台灣的都市計畫總是開馬路先,管你什麼文化資產的玩意兒。只是到了21世紀,思考層次還停留在3、40年前。不要說週邊有否匹配的設施,要找到它,沒有地頭蛇帶還真難。設個導引圖、設個解說牌有那難嗎?難難難…!

還好,這些難處暫時因有地頭蛇的引導,而行易,並且還有蠻多的意外之旅!
像是澄瀾砲台、平成砲台、鳳儀書院、打鐵街和訓風砲台,即使按圖索驥,也不見得找得著。然而,這些刻劃鳳山城歷史的遺跡,即使是斷言殘壁,也充滿著故事。只是這些故事,大概只有小眾的人才會感興趣的自發性挖掘,一般社會大眾是難以理解的。
但社會大眾不是不願意理解,而是有權力的人不知道也不去說,甚至也不會請人說,因而無法理解。

處在學校角落的「澄瀾砲台」(當年鳳山城6個砲台之一)


隱藏於陋巷中,並等待修復的「鳳儀書院」



近東便門的「打鐵街」,難得門庭若市




平日門可羅雀的「打鐵街」,只見孤零零掛在架上的各式各樣的鐵具。純手工藝,難敵大量生產的製品



探尋風評如潮中的「赤山稞」,傳說是以赤山湧泉製作而成。有典故、有歷史,就可以說故事



我不禁想,究竟是我從沒有去細品城鎮,還是與這些城鎮存在看不見的的距離感。
之前,我在鳳山服役,說真的,實在不知道該如何認識這個城鎮。我的專業背景如此,一般人可想而知。有心與否?一個市民生活在城鎮,友善和親近(還沒談文化喔)的居住環境,難道不是應該的嗎?
管文化的,只能無奈的在現址維持它的棲身之所;管都市的,只管都市的馬路怎麼開。如此這般,台灣的城鎮當然沒有任何都市文化可言。

在台灣,生活便利的同時,背後其實是生活內容提昇的難。
以往,出門拍照時總有同行者問,有那麼好拍嗎?我通常回應說:「我在拍負面教材!」
這個說法其實有點辛酸,可以的話,有誰願意讓自己生活的空間與品質,是如此地與經濟所得的成長不成比例。
另一個說法,較屬自力救濟,因為等待一個廉德的政府,看來只是望穿秋水,莫採工!也就是改變城鎮旅遊或通勤的方式。
旅遊最好使用腳踏車,機動性高、可攜物而減輕身體的荷重,以及減緩疲累。最主要是,不會到一個景點後,只看到擁塞的汽車。
通勤的話,1至3公里內的步行,以上至15公里內使用腳踏車。特別是交通擁擠的時間,可串聯一些小巷弄,避開與汽車爭道,最主要是少吸廢氣。

幾年前,內政部營建署開始執行所謂「城鄉新風貌的計畫」。結果是,逕行做些鋪修馬路、設立招牌或蓋公園等硬體建設。
試問,當硬體建設沒有任何人文或歷史文化的規劃設計,而只是「新的」,就叫城鄉新風貌嗎?
新,沒有內涵也無妨,但起碼應有施工與符合使用的品質。只是城鄉的新風貌,使得台灣的鄉鎮街道景觀都長一個樣。
而當城鎮面貌沒有特殊性的差異,層級越低的城鎮,只能眼睜睜被首要都市排擠,甚至難以翻身而等著被淘汰。

當我沒有能力去回應或解決前述的大問題時,我選擇以實際的行動到地方消費。如果消費可以協助地方經濟發展,我倒是願意常安排這種行程。而如果多幾個人有這樣的想與行動,或許有可能會形成一定的力量。


p.s.: Ak安排的騎車路線如下:
鳳凌廣場→澄瀾砲台→平成砲台→曹公祠→城隍廟→鳳儀書院→長老教會→蕃薯街→中正公園生態池→鳳山溪自行車道→東便門→打鐵街→訓風砲台→龍山寺→雙慈亭→鳳凌廣場(約6公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