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建築的我,不挺喜好所謂好設計的房子,反倒是「匿名的」建築讓我覺得才「不一樣」。
雖然當年Adolf Loos也提出匿名與不一樣的設計論調,但他老兄是為了鼓吹多半千篇一律的現代主義建築。我主張的不一樣,可不一樣,可不是他那種帶有菁英主義式的,而是一種能夠反映真實生活的建築。
雖然當年Adolf Loos也提出匿名與不一樣的設計論調,但他老兄是為了鼓吹多半千篇一律的現代主義建築。我主張的不一樣,可不一樣,可不是他那種帶有菁英主義式的,而是一種能夠反映真實生活的建築。
是故,只要是有生命的建築就是好房子,就是好設計,哪怕是不知誰的設計。
這樣的設計不是形式取向的,通常是很自然地藉由構造材料與構築性顯現出來;不矯情,並且懂得尊重土地倫理。
那麼經由設計的建築不是好設計?國滄的建築,我就覺得是好設計,因為他總是將它設計得很匿名!
構造材料之間的時間對話,建築設計不盡然非得處理形式。或言,不是不能形式,而是不能太形式;
不是不能設計,但得會收斂。
設計得有夠公共、生活的「公廁」。因為提供了大家比長短的好所在。






台灣一些城鎮的騎樓空間感似乎與其雷同,照理而言,整體城市也應不差,但…?有人言,住在台灣,還是要以她為榮,只是,跟人家比,實在藍鳥比雞腿;!一樣是人,待遇怎麼差那麼多!這幾乎是出國者皆會有的共同語嘆,然而,一回到台灣後,就選擇健忘。 

教堂裡,經書多、聖樂多、神職人員多,啤酒也多。在西方社會出世,還是比較人道點。

布格斯大教堂,西班牙最大且重要的教堂之一。就其影響的文化而言,跟咱們的有些異同,相同的是,都自然的影響著生活;差異的是,它們較受到重視。
















出現在4’cat的熱力四射的西班牙女郎,就是那麼對味!
昏黃的燈光,兩杯黃湯下肚後,原來四海真的一家。
酒館,或許提供了一個觀察西班牙真實生活的最佳場所,那種氛圍是那麼的獨一無二。
不知道是拍什麼的通常就稱呼為「無題」。對,這兩張就叫「無題」。